3个你不知道的中秋节小知识职场出圈

白癜风微信交流群 http://z-aj.com/shenghuo/20220927/3556.html

现在的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一年一度的团圆节,在我国可是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我们觉得很正常,不过放眼全球来看,其实是很特别的。

我们知道,各个国家都有自己庆祝新年的方式,例如:

中国人爱吃的饺子、年糕;

西班牙人的新年吃葡萄;

丹麦人摔盘子;

厄瓜多尔人烧稻草人……

等等方式,都是一种辞旧迎新的象征。

不过,这些都是在一年的开头或结尾,只有中国人还发明了一个“中秋”:既不在一年的开始,也不在一年的正中间,这是为什么呢?

在黄涛老师——中国民俗学会秘书长、国内研究传统节日的专家撰写的《中秋节》一书中,他详细介绍了中秋节的来历、演变。

这里补充一点,节日的出现不是一蹴而就的,有一个长期的酝酿期。

就以中秋节为例,它起源于远古时期人们对月亮的崇拜,这是一种朴素的敬畏心理。

后来,随着政权出现,祭祀月亮变成了一种特权,是地位的象征。

到唐代,诗歌的繁荣推动了中秋节的正式诞生。

而到“月饼”出现并成为中秋节的标志,则是明代以后的事了。

1、嫦娥是月亮的母亲?

中国古人对月亮的想象,常和五个文化符号联系在一起,分别是:

两个人:嫦娥、吴刚;

两种动物:蟾蜍、兔子;

一种植物:桂树。

不过,早期的嫦娥并不是我们认为的“月宫仙子”,而是“月亮的母亲”。

先秦古籍《山海经》中记载了一位神灵叫“常曦”,而在作者的多方考证后,他认为:常曦就是嫦娥。

商朝神话中嫦娥还是“月亮之母”的形象,在祭祀活动中也代表月亮本身,被称为“西母”,到战国则被称为“西王母”。

那么嫦娥是如何从“月亮的母亲”变成“月宫仙子”的呢?

这就要说另一个人:吴刚。

在中国传统认知中,总觉得“成双成对”才是好的,一个人总显得不太完满。

不过在月亮上的嫦娥和吴刚,虽然都生活在月宫,却没有“过上幸福的日子”,吴刚依然是每天重复性地砍桂树,关系显得有点微妙。

作者解释道:

因为嫦娥和吴刚都是犯过错误的人,嫦娥投药、吴刚学仙术的时候犯了错,两人同病相怜。

这是中国文化中很有意思的地方,既告诫人们不要犯错,又满足了人们对陪伴的想象。特别是中秋赏月,人间的天伦之乐对比月亮上的冷冷清清,更让人觉得团圆的可贵。

2、桂树不是桂树,玉兔也不是玉兔?在宋代的记载中,月宫上的还不是桂树,而是骞(qian)树,是一种药材,吃了它的叶子可以便可以成仙。

这就和“吃药飞升”“玉兔捣药”的故事关联上了。

至于“蟾宫折桂”,则是当时人们用来说“科考得中”的,不过为什么这么丑的癞蛤蟆会跟嫦娥、桂树、月宫联系在一起呢?

在西汉记录的嫦娥奔月的中,偷吃仙药飞升到月宫的嫦娥并没有变成仙女,而是变成了蟾蜍。在之后一系列的演变中,据作者考证,认为蟾蜍可能就是古人心中的“月中精灵”。

但是,蟾蜍后来又是怎么变成了玉兔呢?

这里有一段闻一多先生的解说:

蟾蜍最初有个名字,叫“顾菟”,而早期的“菟”与“蜍”同音。

后来,也可能是人们觉得蟾蜍确实太丑了,就换成了兔子。

3、月饼的来历

民间传闻中,朱元璋起义的时候,把号召起义的字条藏在了面饼中,约定时间八月十五,后来为了纪念起义成功,人们开始吃月饼。

还有一种说法和杨贵妃有关。说是当时西域传入一种胡饼,杨贵妃觉得名字不好听,于是改名为月饼。

不过这些都是传闻。

毕竟“饼”在汉代泛指一切面食,而月饼最大的特点是:月饼有馅。

而带馅的面食是在唐代流行的,苏轼的《留别廉守》就写到:“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怡。”

虽然这首诗中出现了“饼”和“月”,并且饼中也有馅,但是其他7句中并没有任何的节日气氛,创作日期也在农历八月二十日以后,作者认为,这和中秋节并没有多大关系。

等到了明代,“中秋月饼”就开始大量出现了。

《宛署杂记》中写:“八月贵月饼”,提到:

“士庶家俱以月造面饼相遗,大小不等,呼为月饼。市肆至以果为馅,巧名异状,有一饼值数百钱者。”

你看,这不就是我们现在的月饼吗?

月饼小巧精致,结合了团圆美满的形象,既可以作为拜月供品,又可以作为节令小食,有不同档次、款式,满足了送礼的需求,于是从明代形成,便保留至今。

我们现在的月饼种类太多了:

按地域风格,有京式、苏式、台式…

按馅料分,有五仁、豆沙、火腿、海味…

按饼皮分,有酥皮、浆皮、混糖皮…

按外观造型分,有花边、光面、画面,以及小朋友喜欢的各种动物造型的月饼,等等。

围绕月饼这个大符号,我们可谓是充分展现了不同的个性。

写在最后

节日之所以是节日,需要几个标志:有固定的时间,有固定的标志。

八月十五是时间,月饼是标志,于是中秋节诞生了,这也就是六百多前的事了。

正好提个小问题:你今天吃了哪款月饼呢?




转载请注明:http://www.npxzl999.net/afhgx/3744.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