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多年前,华人移民在美国主要从事两个行业:开洗衣房和餐厅。这以后,华人延续了开餐厅的传统,但一直以来,开餐厅无非是为了谋生,而不会赋予更多意义。这一传统正在改变。新生代华人青年受过良好的教育,没有“求生存”的问题,而“求发展”的道路很多。他们选择餐饮业,就怀抱某种梦想和使命感,作为事业来干了。Morgan赵创办“洞庭春"湘菜餐厅,做得风生水起,却不愿让儿子接他的班。他儿子Neil在美国长大,读书时是学霸,医学院毕业后完全可以继续努力,出人头地,当个一流名医,进入主流社会。不料,他却选择做服伺人的餐饮业。Morgan赵为此耿耿于怀。Neil却认为:“当医生,今天可以看到明天,开餐厅却存在无限可能。"几个学业有成的长沙伢子聚到一起,玩起了锅碗瓢盆的游戏。他们都是“富二代",却宁愿自称“创二代",大约想继承父辈的创业精神吧!经过两年努力,这几个小年轻还真开了一家“呼伦贝尔"火锅餐厅,营业面积五百多平米,地点就在PASADINA(帕莎蒂纳),洛杉矶主流餐厅聚集的地方。Morgan赵一直想去那儿开一家“洞庭春",却不料让儿子辈捷足先登。PASADINA是黄金码头,一鋪难求,Neil和同伴找到一个临街的旧仓库,租下来以后改造、装修,居然让这个陈旧不堪的仓库焕然一新。走进去会发现,整体格局有模有样,有一种呼伦贝尔的草原之风。墙上的壁画中跑着牛羊,让人联想到涮羊肉、涮牛肉。我每次去北京都要吃这个解馋,没料到在大洋彼岸也能过一回瘾。
“呼伦贝尔"火锅餐厅的总部在波士顿,Neil他们开的是加盟店。美国的羊肉、牛肉质量上乘,涮火锅正合适。问题是,老美喜欢吃火锅吗?“喜欢!”年轻人众口一辞。那就好,我想。老美习惯吃冷食,汉堡、批萨大多没热气,沙拉永远凉拌,连饮料都是冰水。让这么些冷食动物来吃火锅,想像他们满头大汗、连连呵气的模样,倒是蛮有趣。
两年的旧房改造、装修,麻烦事一大堆,水、电、气、排都得与官僚机构打交道,急不得,却又拖不起。光是这个,就考验着年轻人的耐力和定力。还好,一步步终于走过来了。Morgan赵派来两名厨师,一人做面点,一人做菜品。红案白案齐上阵,出品不成问题。开业前试餐,我们幸运地成了客人。应该说,菜品相当不错。牛羊肉之外,生菜、豆腐干、玉米、粉丝、虾子等都是上好食料。调料品类多,而厨师为我调的红油,很浓郁的煳辣香味,让我赞不绝口。面点师傅做的饺子,皮薄肉鲜汁多,绝对一流;手工面条色白质嫩筋道好,极易上瘾。鸳鸯火锅一红一白,汤料底料表达诚心。几杯啤酒下肚,话题渐多,笑话连连,热闹而又温韾。有这种快乐就餐的感觉,就对了。客人都竖起大姆指,称赞:“年轻人了不起,一定做得起来!"我问Morgan赵:“你会支持儿子走这条路吧?"
Morgan赵喜笑颜开,“当然支持!我一直都支持!”
席间我说了一堆醉言醉语,事后都忘得差不多。只记得几点: 一,年轻人衣食无忧,却愿意走一条艰苦创业的路,佩服!二,在餐饮行业创业,不一定要局限于正宗湘菜,像这样综合了中国南北特点的火锅,同样可以一展身手。
三,也不能说呼伦贝尔火锅与湘菜毫无关系。例如说,湘菜食材中的小竹笋(鸡婆笋)和芦笋,都是上好的火锅食材。说不定哪天进口了,并且用上了,同样为湘菜产业做了贡献。
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八O后、九O后将是未来湘菜产业的主将。我相信,他们会干出点新名堂,让中华饮食(包括湘菜)走得更远,让老外尝到更好的中国滋味。
先征服他的胃,再征服他的心一一这才是中国真正的软实力。
(图片为本人及陈敬拍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