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未都的观复博物馆全国只有三家,你以为会是在北上广吗?不不不,是北京、上海、厦门。不知道马爷当初设馆的时候为什么会选址厦门开馆,厦门人民是有福了。“观复”一语出老子《道德经》“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意指:达到虚空的极点,安于内心的禅定;宇宙万物同时生长,我们得以观察它们的本源。马爷试图通过“观复”这个名字来表达:“观”即观察,“复”即反复。传统文化之美,需要反复观察,才能通达它的本原。
观复博物馆是中国大陆第一家私立博物馆,近水楼台先得月,北京、上海的先按下,厦门馆是必须要去的。
厦门观复馆位于天天人满为患鼓浪屿,趁着金砖会议岛上人少的时机,抓紧机会进行我的观复之行。
菽庄花园是鼓浪屿上的名园之最,踏进菽庄花园往右拐就是观复博物馆,门脸不是很大,招牌也不显眼,内涵却极丰富。
进门一幅巨幅照片《我与古人真诚地站在一起》,其实古人不古,这是马未都与一张拍摄于年代的老照片站在一起的油画翻拍的作品,观复博物馆馆长马未都先生置身于民国相片中,照片上的马爷和民国时期的知识分子站在一起,竟也十分和谐。
图文/亮点liangpoint
厦门观复博物馆馆藏分为中国古代家具展、食之美器展、古人情趣展、明清陶瓷展以及特展。
中国古代家具展依照中国传统民居的陈列方式向观众展示明清时硬木家具。
佛龛:是最有中国特色的家具,佛龛仿制古代建筑中,台基、屋身和屋顶为房屋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佛龛整体雕刻精致而不繁琐,层次分明,寓意吉祥。
榉木打洼攒万字拔步床:床通身用数千根短材攒接而成整齐的万字纹饰,为榉木家具中的精品。
红木攒拐子团寿纹宝座:宝座不是一般家庭的家具,一般只有宫廷、府邸或者寺庙中才有,具有社会地位或权势上的象征意义。
食之美器展展出了明清时期的杯碗盘碟等,可一窥古人生活细节之精致。盖碗于清代康熙晚期开始出现,至雍正时期逐渐流行,乾隆以后成组盖碗开始盛行。盖碗又称三才碗,即盖为天,托为地,碗为人,含天地人和之意。这一组盖碗,粉彩娇嫩,装饰清丽,底部“大清乾隆年制款”,由此可以感受当时社会安定富足的状态。
黄金是财富的标志,古今中外凡与黄金相关的事物都与富贵相连,中国古代金器镂空装饰有轻灵秀逸之韵,镂金错彩工艺精巧雍容华贵。
古人情趣展以特别的角度呈现古人在生活中的点滴,如太白饮酒之酒之乐,梅妻鹤子之高雅等。
铜鸭踏金蟾香薰:此件铜器整体做工精致,主要功用是香薰,同时富有丰富的寓意。鸭子为一香薰盒子,香料点燃于鸭肚子内,烟雾出于鸭嘴和鸭尾处。下面是一只三腿蟾蜍,此种造型的蟾蜍代表为“金蟾”属于擅长咬钱财的动物(刘海戏金蟾的典故)鸭子横向单脚立于蟾蜍背部,以“鸭”的谐音“压”和“蟾”相对应的谐音“财”,这件展品有一“压横财”或是“发横财”的寓意。这是一件集功用、寓意、形象的工艺摆件为一体的特殊铜制品。
明清陶瓷展则展示了与闽南地区相关的瓷器。白口黑釉盏色彩对比鲜明,为极简美学的精品。建窑黑釉盏斗笠状敞口,静谧深沉,质朴天然,可见古人审美之情趣。
青花皮球花八吉祥纹天球瓶:天球瓶是受西亚金属器造型影响在明永宣时期景德镇窑创烧的一种器型,造型端庄,青花发色艳丽,纹饰画法、图案布局均为典型的乾隆青花风格。
青花釉里红“五伦”图大瓶:图案是五对动物,分别为“凤凰”、“仙鹤”、“鹡鸰”、“鸳鸯”、“黄莺”相对应的代表了君臣有义之“忠”、父子有亲之“孝”、长幼有序之“悌”、夫妇有别之“忍”、朋友有信之“善”。以明确说明了人在社会中的层面关系和应当遵循的做人原则。
哥釉青花浮雕“五毒”盖罐:哥釉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釉面开片,铁黑色纹路和金黄色纹路交织如网,俗称“金丝铁线”。此瓶盖上立只“蟾蜍”,瓶身上采用青花堆塑“蝎子”、“蜈蚣”、“壁虎”、“蜘蛛”分别于四处,毒虫凸出,非常醒目,整体构成“五毒”。过去农谚说:“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说的就是带有毒性的动物或是昆虫都会苏醒,并开始活动。此瓶不是官窑,有可能就是一个药铺的,多为南方一带用品。
博物馆出口处有一大牌匾,匾上刻满不常用汉字,数百个生僻字咋看有几个眼熟的,要读出来还是觉得心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