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乡间1种草,外表疙疙瘩瘩,闻着清苦又臭,老农却说是宝,为啥?
说到草的叶片表面疙疙瘩瘩,闻着清苦又臭的一种乡间野草,认识的人应该能想起来是叫蟾蜍草的植物。这种草有不少别称,比如我们当地称呼蟾蜍为“癞肚”,所以叫这种草为癞肚皮。不同的地方称其为癞蛤蟆草,蛤蟆皮、地胆头、七星草、黄蟆龟草等等。
这种草适应能力强,生命力也顽强,全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分布。由于其难闻的味道和清苦的口感,蟾蜍草不易生病虫害,也没有食草动物喜欢吃它们,因此,它们分布在乡野间的各个角落,包括房前屋后,都会有它们的影子。为此,它们在民间很长时间里,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即便民间知道其有很好的药用价值,但是,蛤蟆草在乡野间太多了,就是一种普通草,通常人们都把它们当做害草来处理。随着现代化医学和药业的发展,蛤蟆草的药用价值逐步被人们重视,以前被认为是害草,如今华丽转身被人当做宝,有药材商收购,身价也是水涨船高。
根据资料显示,蟾蜍草与二栖爬行动物蟾蜍分泌物蟾酥,及含有此类物质的蟾皮、蟾衣、干蟾,在一些疾病的防治方面,有着类似的功效。
在民间,有人吃蛤蟆草,有人用蛤蟆草说泡水喝,通常都是根据医生的嘱咐,用蛤蟆草辅助治疗一些疾病。在民间,没病没灾的人是很少去吃蛤蟆草,因为其药性具有一定的毒性,有些人会对其过敏,造成身体不适。所以,对于喜欢吃野菜的朋友来说,千万不要把蛤蟆草随便当做食材食用,因为其药性比普通的药性要大得多。
在民间人们食用新鲜的蟾蜍草,讲究时令。现在这个时间段,雨热同期的作用下,蟾蜍草长的又肥又大,清苦发臭的味道极大,不适合鲜食。我们当地人如果食用蟾蜍草,通常在医生的嘱咐下,选择在霜降以后,经过霜打,蟾蜍草汁液减少,此时蟾蜍草散发的清苦臭味道就会减弱很多,是最佳的食用时节。但是,朋友们千万要记住是药三分毒的道理,蟾蜍草不能私下乱用,要经过专业医生的指导,辅助食疗才安全。
蟾蜍草的药性,使得其药用价值急剧飙升。在秋季的时候,村里时不时会来一些药材收购的二道贩子,出高价收购干的蟾蜍草,每斤给10多块。这就会鼓励村里比较清闲又勤奋的老人。他们从夏季开始,一直到深秋,农闲时就去荒郊野外,田间地头寻找这种药草,收割回家后,晒干换钱。还有些老人,会收集一些蟾蜍草的老熟的种子,找块荒地简单粗暴的种上,如果施用点农家肥,来年指定丰产丰收。
在其药用价值的影响下,使得蟾蜍草这种曾经的乡野间杂草,逐渐被人们所重视,从而华丽转身变废为宝。以前人们在田间地头看见它们,就当做害草处理,现在看见它们,却等着它们长大采收。真是价值决定地位,曾经普普通通的蟾蜍草,如今竟然变废为宝,可以为更多有需要它的人民服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