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除了赛龙舟和吃粽子,这些端午习俗

北京哪家痤疮医院好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689204421470077907&wfr=spider&for=pc
<除了赛龙舟和吃粽子

这些端午习俗你可知道?

关于传统习俗,你了解多少?实际上,端午节的习俗里,有相当一部分是和日常家居生活有着紧密联系的,如果你仔细观察一下,或许就会发现这些习俗仍旧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1

挂菖蒲与艾草

如果你最近有注意过家附近的菜市场,或者留心过晨起买菜的人手上的菜篮子,那么很可能会发现他们手上多了一长束由不同的绿色叶片组成的植物,这就是端午传统习俗之一,在家门口挂菖蒲和艾草。

一把菖蒲与艾草,带来的是端午的吉祥安康。

叶片呈剑形的绿色植物是菖蒲,本身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可以闻到一丝略带辛辣感的气味,有提神通窍的效果。但对于端午节来说,其更大的意义或许是在于“斩千邪”的效果,毕竟天生长有剑形叶片的植物也不多。

艾草的知名度要比菖蒲高很多,因为它本身就是药用植物,日常也总是会听到老人们提起“艾灸”。这种植物本身也有香气,能够让人在昏昏沉沉的农历五月变得清醒,再加上其传统的“辟邪”效果,搭配菖蒲的“斩千邪”,更是成了“趋吉避凶”的超级组合,通行南北。

2

佩戴香囊

每逢农历五月,药房就会逐渐飘出一股清新的香气,这种闻上去让人头脑清醒,但又带有一丝药香的气味通常来自传统端午配件,香囊。

图片来自网络

做香囊在以前可是个技术活儿,得先把那些具有通窍醒脑、驱虫防病的中药先磨成粉,将其混合在棉花或者别的介质中,然后用彩色布块进行包裹,手巧的人还能给它扎出不一样的造型来,配上各种穗子,既美观又实用。

3

避五毒

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农历五月一直被视为“恶月”、“毒月”,是因为随着天气的转变,温度上升而雨水增多,人在容易生病的同时,还要面临更多来自日渐活跃的蛇虫鼠蚁等生物带来的对生活环境的侵扰,与之相关的一系列习俗也就由此而生。

图案象征着蜈蚣、毒蛇、蠍子、壁虎和蟾蜍的“五毒饼”

传统上,人们一般将蜈蚣、毒蛇、蝎子、壁虎和蟾蜍(即癞蛤蟆)五种动物称为五毒。为了减少它们对于正常生活的影响,人们想出了一系列办法,避五毒算得上是最经典的一种。

虽说总称“避五毒”,但各种做法似乎多种多样。有的地方会选择使用五毒图,将其钉在墙上或者门上,试图通过这种方式将其驱逐出家门;还有些地方会吃五毒饼,意指将其吃下便能安全无虞;针对孩子,还特别研发出了“五毒衣”,以穿衣保平安。

如今的生活环境较之以前大不相同,“避五毒”这一习俗也是越来越少见,但讨个吉利,继续一下这一传统也挺有趣的。

4

熏苍术

农历五月,南方常多雨水,再加上气候开始转热,苍蝇、蚊子等小虫子出现的频率大大增高,一些疾病的传播也进入了高峰期,端午时候的另一习俗也随之产生,那便是熏苍术。

在部分地区,熏苍术不仅可以在家进行,也可人人参与。

说是熏苍术,其实熏的并不仅仅是苍术这一味药。在江南地区,药房会将苍术、白芷、艾叶等纯药材进行配伍制成“烟熏剂”进行销售,而这种熏剂的特点在于能够驱除蚊蝇,让日常环境变得更干净一些,据实际使用过烟熏剂的消费者表示,这一产品的效果相当不错,尤其是在一些相对比较潮湿的老房子里,效用更是明显,“至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没有被蚊子咬过。”

不过,在使用烟熏剂的时候要紧闭门窗,人必须离开房间,因为浓密的烟雾会叫人睁不开眼睛,呼吸困难。但熏的同时,一定要注意做好防火措施。

来源:澎湃新闻




转载请注明:http://www.npxzl999.net/afhpz/270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