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澳洲人引入了20只海蟾蜍并投放到甘蔗园中,控制甘蔗园中的虫害。然而,海蟾蜍并没有起到灭虫的作用,反而带来了另一场灾难。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种动物吧!
海蟾蜍(Rhinellamarina),体长一般约-毫米,最大可以达到毫米;平均体重克。是地球上体型最大的蟾蜍。由于可以消灭甘蔗里的害虫,人们也将其称为蔗蟾蜍。
海蟾蜍原产于南美洲和中美洲,已经被澳大利亚和亚洲引进。它们毒性十分厉害,遇到威胁时,海蟾蜍会将毒腺转向攻击者。毒液通常是流出来的,但它们恼火时也会喷出少量毒液。毒液可通过受害者的眼睛、嘴和鼻子进入体内,导致剧痛、暂时失明和发炎。海蟾蜍通常在黄昏时进食,主要以昆虫为食,也吃青蛙、蜥蜴和小的啮齿动物。
不远万里引进海蟾蜍
没想到竟成灾害
年,为了控制甘蔗园中的虫害,澳大利亚引进了20只海蟾蜍,指望它们把甘蔗虫吃光。然而,事与愿违,虽然号称是世界上最大的蟾蜍,但蟾蜍也只能跳,而不能飞,虫子趴在甘蔗杆上根本就吃不到,海蟾蜍于是另寻他路,寻找替代食物。但是它们胃口很好并且疯狂的繁殖,几乎什么都吃,从昆虫到爬行动物,再到小型啮齿动物。这对当地食物链造成严重影响。其次,它们身上的毒液可以杀死许多捕食者,让它们在澳大利亚成为没有天敌的强者。诸多原因最终导致了海蟾蜍的泛滥成灾。
澳大利亚北部地区属于热带气候,炎热潮湿的天气令海蟾蜍十分“中意”。加上没有天敌,它们迅速扩大家族数量,不到6个月就增加到6万多只。很快,海蟾蜍从昆士兰州向周围的北领地等州扩张,“势力范围”越来越大,还日益逼近大城市。一名从事海蟾蜍研究多年的教授曾警告说,它们每年至少可推进40-50公里。
由于繁殖能力强、毒性大,海蟾蜍给当地造成的危害非常大:袋鼠、巨蜥、淡水鳄鱼、野狗等动物因吃海蟾蜍而丧命的不计其数;儿童不小心碰到它们,也可能出现生命危险。为了阻止这些惹人讨厌的胖蟾蜍泛滥,当地政府想了不少办法,但功效不大。
被海蟾蜍毒死的鳄鱼
被海蟾蜍毒死的巨蜥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览园网络编辑:梁博
责任编辑:郑豪
终 审:魏永平
景区资讯
国家二级博物馆
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全国最大的农业主题博物馆组群
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陕西省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
......
农耕文化的中心画廊最美的科普殿堂
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