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图索骥的出处:
1.《汉书·梅福传》:“今不循伯者之道,乃欲以三代选举之法取当时之士,犹察伯乐之图,求骐骥于市,而不可得,亦已明矣。”
2.明·杨慎《艺林·伐山》卷七:“伯乐《相马经》有‘隆颡蛈日,蹄如累曲’之语,其子执《马经》以求马,出见大蟾蜍,谓其父曰:‘得一马,略与相同;但蹄不如累曲尔。’伯乐知其子之愚,但转怒为笑曰:‘此马好跳,不堪御也。’所谓‘按图索骏’也。”
释义:照图上画的样子去寻求好马。原作按图索骏。明杨慎《艺林伐山》卷七记载,伯乐有个儿子根据伯乐《相马经》上有关马的描写去寻求好马,结果把一个大蛤蟆当成了马。伯乐知道后讥笑他说:“所谓按图索骏也。”本比喻拘泥而不能灵活变通(含贬义)。现多用在正面,比喻根据线索去寻找或追究事物。
“按图索骥”这个成语讲述了一个人根据图片中的线索去寻找一匹马,后来被用于比喻人们根据线索或图像来寻找或追踪事物。当时有一位名叫伯乐的人,他是一位有名的相马师,能够根据马的形状、毛色、体型等特征来判断马的好坏。他的儿子根据伯乐的相马经验,拿着一张伯乐写的《相马经》去寻找好马,但是最终找到的却是一只大蛤蟆。这告诉我们,在寻找或追踪事物时,一定要有系统、有条理地进行,遵循一定的线索,才能找到想要的东西。同时,也教导我们不能盲目追求表面的美观,而应该重视实际的效果和作用。
在我们的工作生活中,这个成语也有很大的借鉴意义。首先,我们在寻找信息或解决问题时,应该先了解相关的线索和背景知识,然后有条理地进行搜索和探索。不能盲目地乱找,否则不仅浪费时间,还可能错过重要的线索。其次,我们在工作中也应该重视实际的效果和作用,不能只追求表面的工作量和进度。最后,我们在生活中也应该遵循一定的规划和安排,不能随意浪费时间和资源。总之,“按图索骥”这个成语告诉我们,在寻找或追踪事物时,一定要有系统、有条理地进行,遵循一定的线索,才能找到想要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