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里,不仅有性格各异的人物形象,也有不少神奇的动物。游坦之得到的“天山冰蚕”,简直就是一台移动的冰箱,杨过碰到的大雕,基本就是独孤求败的弟子,杨过的师父。
段誉张无忌碰到的白猿,竟然有一百多岁了,还行动自如。而他在昆仑山抓到的金银小蛇,却极为喜欢毒素。金庸先生笔下还有一种动物也很神奇,那就是蟾蜍,也就是蛤蟆,竟然有四种之多。
《天龙八部》莽牯朱蛤
段誉被关在无量山,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被放出去,很可能“小白脸”要关成“老白脸”了。有天夜里,他猛听得“江昂、江昂、江昂”几下巨吼声,原来是“百毒之王”莽牯朱蛤出现了。
段誉段誉以为这莽牯朱蛤体型很庞大,没想到“只是一只小小蛤蟆,长不逾两寸,全身殷红胜血,眼睛却闪闪发出金光。”段誉误打误撞地将莽牯朱蛤吞进了肚里,以为自己会被毒死。没想到自己不但没有死,反而有了“百毒不侵”的本事。
《天龙八部》玄冰蟾蜍
这是太行山冲霄洞谭公的治伤良药,他见到乔峰身上插着几把刀,鲜血直流。谭公“取盒、开盖、沾药、敷伤、止血”,动作干净利落,虽然快得异常,却人人瞧得清清楚楚,显然是极为娴熟。
谭公谭婆更奇的是,这治伤良药极为神奇,“药到血停,绝不迟延”。这是由“极北寒玉和玄冰蟾蜍,合成的灵验无比的伤药。”后来阿朱学赵钱孙说话,帮了谭公,被谭婆打了一巴掌,脸颊“热辣辣、胀鼓鼓的”。
谭公感激阿朱,迅捷无比地“打开盒盖,右手手指在盒中沾了些油膏,手臂一长,在阿朱脸上划了几划。”阿朱突然觉得“清凉舒适”,而且手中多了“一只晶莹润滑的白玉盒子”,这里面装的就是这治伤良药。
阿朱《碧血剑》朱睛冰蟾
袁承志押解闯王宝物到北京,碰到了“圣手神偷”胡桂南。这胡桂南身上有两只死了的白蟾蜍,“通体雪白,眼珠却血也般红”。这就是“产在西域雪山上的朱睛冰蟾”,祛毒的良药。
“任他多厉害的内伤、刀伤,只要当场不死,一服冰蟾,药到伤愈,真是灵丹妙药,无比神奇。要是中了剧毒,这冰蟾更有去毒之功。”袁承志用这朱睛冰蟾多次救了人性命,也是用它救活了身中剧毒的何惕守。
袁承志《鸳鸯刀》碧血金蟾
“太岳四侠”向萧半和祝寿,可是筹集礼物成了个难题。他们打劫周威信、林玉龙任飞燕夫妇和萧中慧,结果都空手而归,还落得个灰头土脸的下场。在萧半和的寿宴上,“太岳四侠”还不断地指指点点,让任飞燕极不高兴。
任飞燕开玩笑地说“那边污泥河中,产有碧血金蟾,学武之士服的一只,可抵十年功力。”而且那“碧血金蟾须得半夜子时,方从洞中出来吸取月光精华”,白天根本捉不到。“太岳四侠”信了她的话,结果将卓天雄捉了回来。
任飞燕金庸先生笔下这四种蛤蟆,“莽牯朱蛤”是百毒之王,但也是百毒的克星,段誉服食之后,便百毒不侵。“玄冰蟾蜍”是疗伤圣药,对外伤有极灵验的疗效。“朱睛冰蟾”能起死回生,药到病除。而“碧血金蟾”这是强身健体的良药,能增加十年功力。
蛤蟆,学名叫蟾蜍,外貌丑陋,让人见了浑身起鸡皮疙瘩。但它却浑身是宝,蟾酥以及蟾衣都是紧缺的药材,所以有的地方称其为“癞疙宝”。而且蟾蜍在传统文化里,寓意“镇宅、驱邪、旺财”,其实是个不折不扣的吉祥物。
蛤蟆而金庸先生,显然将蟾蜍的功效又提升了一层。他笔下的这四种蟾蜍,除了在《鸳鸯刀》里没见到的“碧血金蟾”外,其它三种确实都是神奇的圣物。随便有用其中的一种,那就真是走遍天下也不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