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东莞广播电视台《民生视点》工作室#小小自然#摄制组组织探访城市里的夜间“居民”,在黄旗山城市公园里发现了一条“小青龙”!
▲通透的碧绿色翅膀就像精工雕琢的美玉
▲摄制组借助延时摄影手段,拍摄到金蝉脱壳的全过程。
夜幕降临,在黄旗山城市公园的鲤鱼湖沿湖边,虫鸣声声,和白天相比,让人仿佛进入到了不一样的世界。
《民生视点》工作室#小小自然#摄制组和特约自然导师车高华一起在这里寻找虫虫身影:在地下蛰伏3至5年甚至17年的蝉,历时2小时在树干上完成羽化,展示金蝉脱壳的全过程,通透的碧绿色翅膀就像精工雕琢的美玉。“这就是薄如蝉翼的由来。”车老师说。
▲蝉在树干上完成羽化
借助延时摄影手段我们得知,蝉的蜕壳过程持续了近2小时。“也许会觉得声音聒噪,但要知道它们可能在地下蛰伏了17年才换来短暂的夏日高歌,声音似乎也没那么吵了,所有感受,都源于想法和心态。”东莞市阅读推广人段利华曾这样记录夏日蝉鸣。
▲你发现它了吗?行走的树枝——竹节虫
告别了夏日主角,摄制组又遇到竹节虫正俯身于朱缨花的枝干上,展现惊人的拟态本领。“小青龙”模样的窄斑凤尾蛱蝶幼虫正在吐丝,准备化蛹。“这就是电影《驯龙高手》里无牙的原型。”车老师的介绍让大家忍不住仔细打量它那带有威严气质的“龙角”。
▲这就是“小青龙”:窄斑凤尾蛱蝶幼虫
“你喊我一声龙头老大,看我答应不?”
▲孩子们被深深吸引住了
自然观察者车高华持续对这里进行调查与保护,并时常带着孩子来进行探索,学习如何与虫为邻。当晚,有8位小朋友就在车老师的指导下,和竹节虫来了一次亲密接触。“小心不要捏到它的腿,不然它会断腿来挽救自己的。”车老师在实操中又给孩子们增加了科普知识。最后,这些被从树枝上“请”下来的小虫子们,又被安全送回家。
▲用身体丈量世界的“小可爱”——豹尺蛾幼虫
了解,是为了更好的保护!在短短一个多小时的时间里面,摄制组还发现了喜欢用身体丈量世界的“小可爱”尺蠖、随处可见的东莞“土圆肥”——金龟子、叫声听起来像织女在摇纺车的纺织娘、自带书生气的黑眶蟾蜍、不吃草爱吃虫的草蜥、翅膀“炯炯有神”的眼纹疏广蜡蝉……近20种昆虫。
▲美丽的豹尺蛾
▲头上有“犄角”的角蝉
▲眼纹广翅蜡蝉——翅膀“炯炯有神”
▲八星虎甲,跑得最快的甲虫,不信比比看。
▲你有多久没见过萤火虫?它们来了!
据了解,年以来,黄旗山城市公园开展了约亩的水源涵养林林相改造工作,建设持续承载的环境支撑体系。“我觉得有个这么好的一个地方,里面的虫子多样性太多了,很震撼!每次来能观察到至少有30种以上吧,如果看的多的话可能七八十种都有。”车老师说道。车老师提醒喜欢观察自然的朋友,现在是观虫时节,大家在做好自身安全防护之外,也好保护好环境。
观察自然带给我们的不仅是乐趣还有力量!来源:东莞广播电视台《民生视点工作室》
往期回顾(戳下图了解更多):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