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汉墓出土蟾蜍灯具寓意可分为两类:一类为祥瑞符号,包括蟾蜍与兔子结合构成月亮意象,或单独蟾蜍构成“万岁蟾蜍”祥瑞动物形象;一类为寓意登仙和长生不死,由蟾蜍与乌龟结合构成西王母神话的一部分。蟾蜍频繁出现于灯具之上,体现了汉代“德化瑞应”思想和神仙信仰的普及。
蟾蜍是汉代图像和造型艺术的重要内容,以往对于蟾蜍寓意的研究多从汉画着手,因为有着复杂但明确的构图,兼以相对清晰的文献记载,蟾蜍的寓意并无太多争议。[1]但是作为造型艺术,因其实用功能,构型相对单一,而且汉代的模型明器造型多被认为是单纯的写实动物,因此灯具上的蟾蜍是否具有象征意义?能否将汉画中蟾蜍的内涵简单扩展到造型艺术之中?则有进一步探讨的必要。
目前已知的汉墓出土的具有蟾蜍形象的灯具共7件,分别为:河南济源泗涧沟汉墓1件,四川雅安小山子岩汉墓1件,江苏盱眙大云山一号汉墓2件,重庆巫山麦沱墓地1件,四川成都跃进村汉墓1件,四川博物院馆藏1件。7件之中,除大云山一号汉墓的2件灯具为青铜外,其余均为陶制。
这批灯具的蟾蜍造型可以分为两组:第一组包括泗涧沟汉墓陶灯、小山子岩汉墓陶灯、大云山一号汉墓铜灯和麦沱墓地陶灯的蟾蜍,作为灯具底座出现;第二组,包括跃进村汉墓陶灯和四川博物院馆藏陶灯的蟾蜍则是作为灯柱出现,承托灯盘,底座为龟。两组灯具蟾蜍结构上的差别,显示着内涵上的不同。
一、祥瑞符号:月亮与万岁蟾蜍
第一组灯具中的陶灯蟾蜍又可分为两类,第一类为蟾蜍与兔子的复合结构。河南济源泗涧沟蟾蜍座陶灯(M24∶9),出土于一座西汉晚期至新莽时期的墓葬之中。陶灯基座为蟾蜍形,灯柱上部为兔形,灯盏为昂首、振翅、翘尾的鸟形,灯盘中心有一锥状火主。陶灯通高27.8厘米。除灯盘内涂红褐色釉外,陶灯均涂较薄的绿色釉。简报执笔者认为,陶灯鸟形灯盘和汉代画像石上的金鸟含意相同,象征太阳,中柱和灯座塑兔和蟾蜍象征月亮;整件陶灯日月相合为“明”,并引罗振玉《贞松堂集古遗文》拓片金乌图形和“大常明”铭文,认为昼有日,夜有月,意为常明。这样的艺术造型是象征灯明之意(图一)。[2]后来,孙机肯定其造型寓意为“明”的同时,认为鸟形灯盏可代表阳燧,陶灯为“明烛”之俦。[3]事实上,简报援引《贞松堂集古遗文》的“大常明”行灯铭文,位于灯盏外底部,铭文旁仅有金乌形象,未见代表月亮的蟾蜍和玉兔形象。因此,“大常明”铭文仅与代表“日”的金乌相关,而与日月相合为“明”不存在必然联系。汉魏时期,“明”字多从“目”从“月”,其中“目”为“囧”之衍,表示窗牖。极少作“日”的情况下,“日”亦应为“目”的简写。[4]因此,“明”字在语源上,不是日月相合,而另有渊源。不过,不能否认灯具在造型上,日月同构具有表示光明的意思,汉魏铜镜常有“内清质以昭明,光辉象夫日月”、“吾作明竟世少有,明如日月,……”、“与君无极毕长生,如日月光芒”的铭文,以日月表示光明。或认为此件陶灯表示日月合璧或日月同辉的吉祥天象。
图一河南济源泗涧沟汉墓出土蟾蜍座陶灯(M24∶9)
四川雅安小山子岩墓陶灯,灯柱为一兔和一蟾蜍的合成体,兔的两前肢高举并托着盏底,后两肢骑于蟾蜍颈上,蟾蜍前肢弯屈为伏状。[5]2件灯具主体造型都是蟾蜍与兔子的组合,明确标示其为月亮的意像;灯盘做成鸟状或圆盘状,可能标示太阳的意像,以日月相合象征光明与吉祥。
另外一类灯具为单纯的蟾蜍造型。年,江苏盱眙大云山一号墓发现2件青铜五枝灯。其中1件(M1∶)有灯枝五枝,上饰竹节纹,每枝顶头套一灯盘。灯座为蟾蜍形,蟾蜍身扁平,四足蹲踞,头部饰两角,背部正中设一銎以承灯枝。盘径9.3、盘深2.5、通高60.8厘米(图二、三)。另1件(M1∶)的形制、尺寸、纹饰基本同上面提到的五枝灯,仅在蟾蜍尾部有一突出的尾巴。[6]此处头上长角的蟾蜍在汉代造像和图画中极少发现,此前在四川大邑县董场乡画像砖墓曾有发现。[7]南京博物院1件东汉鎏金镶嵌兽形铜砚盒,其兽形为带长角的蟾蜍状。[8]此蟾蜍应是晋葛洪《抱朴子·仙药》中记述的标准“万岁蟾蜍”形象,“万岁蟾蜍,头上有角,颔下有丹书八字再重,以五月五日日中时取之,阴干百日,以其左足画地,即为流水,带其左手于身,辟五兵,若敌人射己者,弓弩矢皆反还自向也。”[9]而蟾蜍背上的五枝灯则象征万岁蟾蜍背上生出的“芝草”,按《渊鉴类函》引《道书》记:“蟾蜍万岁,背生芝草。出为世之祥瑞。”[10]则整个蟾蜍座铜五枝灯塑造的就是一幅“万岁蟾蜍”瑞象图。年,重庆巫山麦沱墓地出土1件釉陶灯(M47∶47),由圆形灯盘、圆柱形灯柱和蟾蜍形灯座三部分组成,方底座中空直达盏底,灯盘浅斜壁平底,中心突起一烛钎。陶灯口径13、高21.8厘米(图四)。[11]这件陶灯亦应归入此类。
图二江苏盱眙大云山一号墓出土青铜五枝灯(M1∶)
图三江苏盱眙大云山一号墓出土青铜五枝灯(M1∶)局部
图四重庆巫山麦沱墓地出土釉陶灯(M47∶47)
汉墓出土灯具造型的此类蟾蜍寓意,蟾蜍与兔子结合构成月亮的意像,或单独蟾蜍构成“万岁蟾蜍”的祥瑞内容,是汉代祥瑞观念的形象表达。汉代“天人感应”、“祥瑞”之说盛行,当时人认为上天是有感情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