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么一个农夫,叫王明。这人比较老实。他一天到晚就知道干活。整天他就在那黄土地里刨食。农民们一年下来挣个温饱那就不错了。这天王明正在地里干活,一锄头下去,刨出来一只全身金黄的蟾蜍。什么是蟾蜍?就是蛤蟆。王明当了半辈子农民了,这蛤蟆见多了。但是这金色的蛤蟆,倒是很少见。他一看这蛤蟆也没伤着,就把这蛤蟆捡起来,在一边的草丛里边放生了。然后王明就没当回事儿,继续锄地。
这事儿过去没多久,有一天王明正在自家的茅草房旁边坐着。这时从院子走来一个矮胖的汉子。他走到到王明跟前,说是来访远亲的,结果没找到。现在饥饿难忍,能不能给点饭吃?王明心眼好啊,于是赶忙说:“行。”王明赶紧热情地把汉子请进屋来,热了一些饭菜端给他。
这汉子真是饿了,风卷残云吃完对着王明就道谢:“大哥,多谢你款待。哎呀,我本来寻找这亲戚,找一个多月了都没找着。现在家乡遭灾了,我都不知道去哪儿了,都这可咋整啊?”王明一听这情况,就说:“嗨,那还去哪儿啊?这样吧,你暂且就在我这里吧。你慢慢地找亲戚,什么时候找到了再说。”这汉子听了,急忙是又道谢,还说要跟王明结为异姓兄弟。
王明一见这汉子挺直爽的,推辞不过,便焚香点烛,二人结为了兄弟。这汉子名叫李安,从今天开始就住在王明家里,帮助王明锄地耕田、挑水、施肥。这一天,两个人没啥事儿,就闲唠嗑。李安就说了:“大哥,你就守着这一亩三分地。这一辈子如此贫穷,这也不是个事儿啊。你想没想过干点别的?”王明回答:“兄弟我能干啥呀?”李安说:“咱们进城做点买卖呗。”王明叹了一口气:“谁不想做买卖?但是哥哥我一没本钱,二没有人脉,三我也不会。这叫我咋做呀?”“这个大哥你就不用担心。我有一些银两,咱俩到城中开一家饭馆儿。厨房地手艺我会,我来掌勺。你不认字儿吗?你来记账,你看怎么样?”李安赶紧说。王明一听这可以啊,也不用自己花本钱。于是他来了兴趣,点头就答应。有钱事儿不就好办吗?于是李安出钱,两个人在城中租下一处房屋,就开了个饭馆。
你还别说这李安真不是吹。他炒的菜啊,确实味道鲜美。食客吃了之后都赞不绝口,开店不长时间就名声在外了。所以他们的店里天天宾朋满座。如此经营了有几个月,他们赚下了许多的银子。
眨眼就到了端午节。王明和李安忙完之后打烊了。王明就取出一壶雄黄酒来,请着李安共饮。李安平时胆挺大的,可是一闻着雄黄酒,就被吓得直摇头:“大哥,我不能喝这个。”王明笑一笑说:“贤弟,你平时喝酒不是挺行的吗?这雄黄酒,非常好喝。”于是王明硬要他喝。
李安继续推辞:“大哥呀,我们两兄弟相处这么久。今天我跟你实话实说了吧。其实我不是凡人,去年你在地里刨出一个金色的蛤蟆,你记没记得?你把我我在草地里放生了,那就是我。你没有伤我,把我放生了。这不几天我就化成人形,修炼有成了。我故意接近你,帮助你开酒楼。”王明大吃一惊,吓得脸色苍白。李安说:“哥哥,你不用害怕。你要是害怕我伤你,我这就走。”王明一听,人家是来报恩的,助我发家致富。我害怕啥呀?一把就把他拉住李安:“贤弟,你这说的啥话呀?我看你心善不害人,是人是妖,这有啥区别?何况啊,你对我这大恩大德,我这辈子都不能忘记。今后这个秘密,就你我二人知道。咱们不说出去,别人他就不知道是咋回事儿。”李安听了之后呢,感激不已。后来这两人的饭馆是越来越红火,接着买下一处更大的地盘,开了一个酒楼。由于二人经营有方,酒楼成了一方名楼。王明也成了大富大贵之人。真是善心有好报,金蝉能招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