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少说吃一只想吃癞蛤蟆的馋嘴天鹅

这是我最近爱上的美食,

古人云味似鸡肉,

但我却觉得,

完全自成一味,

既能大餐大食,

也能做闲趣零嘴。

有一种动物(确切是两栖动物),在它成为我嗜好的美食之前,就对它怀有迷之喜爱,特别是下雨天,在稻田旁泥泞的路上和废弃的井里,都能听到呱呱之声,如果大雨雨滴用力拍打着树叶草丛,那么它们的叫声和田垄间躲藏的身影,着实能演绎出一番兵荒马乱。等雨淅淅沥沥趋停,那三两声蛙鸣,就幻化成闲世的靡靡之音。欣赏“听取蛙声一片”的田园之音,在蛤蟆这戛然而止了,我时常幻想自己前世是被癞蛤蟆谋杀掉的天鹅,今世誓必要尽全力消灭所有长的像蛤蟆的东西,不管这些蛤蟆类东西到底癞不癞。我爱吃蛙,不外乎是牛蛙和田鸡,尤以四川做法深得嗜蛙者喜爱,川派的大开大阖在口味上,给蛙肉的细嫩弹韧增添了一笔浓墨重彩,比如干锅牛蛙,冷锅美蛙鱼,石锅牛蛙等,鲜明的外观以及热烈的滋味,配以饱满如蒜瓣耳朵蛙肉,足以让人大快朵颐之时,一并将夏夜消长的小情趣消遣掉。夏夜美酒小帐篷,路边烧烤长板凳烤牛蛙宵夜,如若选烧烤类再切合不过,将牛蛙或者田鸡剥去皮,不能剁碎,一定整只扎扎实实的穿在烤签上,特有一种放浪不羁的粗野之味,而这种味道是游离在城市之外的野趣,仿佛洪七公当年在荒郊野岭烤一只鸡那么带劲儿,更加勾引人胃口大开,当撕咬下一块后腿肉时,满嘴满口充斥的细腻和弹韧,保不齐会让你觉得惊喜连连。如今的新派川菜很是让人流连一番,做法很多种,包括干锅牛蛙以及冷锅美蛙鱼香锅牛蛙香锅的味道纵然很熟悉,干烈油爆,极具燃爆性,仿佛是一锅炸弹,但有趣的是,并不掩蛙肉的清香甘甜,价格也中规中矩,口味丰富细腻,拥有一批年轻的追捧者。冷锅牛蛙冷锅并不冷,而是煮好之后端上桌,面上的油不动声色,一筷下锅夹上来的菜却热气腾腾,夏天好吃冷锅,因为若在三伏之天围着开着火的锅子实在会热的不行,也算是懒人吃法,美蛙鱼就属于冷锅吃法,有酸辣,泡椒,香辣等多种口味选择,而我最喜欢的还是泡椒口味,泡椒有些酸,具有时间腌制出的独特风味,和蛙肉很好融合又似分离,互相不干却扰互相衬托着,泡椒的辣属于后期发作,直接从舌根开始灼烧,要一直吃一直吃来缓解这种喷发,

“根本停不下来”,

但结果往往会死的更惨。

老佛爷鸡蛙煲这盛蛙的器具很是讲究,似北方小铜锅,上来就带出些霸气和刁钻,放眼望去蛙们尸横遍野都快冒出来了,所见既所得分量十足,只叹厨师仁心仁术义薄云天。因经过酱料、爆炒及干烧的改造,使白嫩的蛙肉呈现出明亮的姜黄,与零落的翠绿小葱段相映成趣。香辣烤蛙做法看上去和重庆的烤鱼似乎有异曲同工之妙,锅下小火苗一直加热着锅里的食物,雪白的食材被红油映衬的也有些泛红,傻傻分不清楚哪些是肉哪些是蒜瓣,均是红里透着白,大概是不甘心被这一锅的鲜红所噬,吸收了汤汁里的料味和其他食材味素,反而激发了蛙肉本身的甘甜清新,并且一次比一次入味,仿佛品味出了时间的味道。酱爆牛蛙酱爆一直归为家常做法,能驾驭很多食材,咸甜口,因须加入甜面酱北方人颇爱也较为擅长,比如酱爆腰果鸡丁,酱爆墨鱼等,挂糊,油炸再使用甜面酱,蛙肉虽小但很饱满,外面裹着丰厚的酱汁,美味不输重料。蛙肉面用蛙肉做成的臊子,取其清甜和面在口中激发的麦芽之香呼应,其肉质的滑香幼细又巧妙的增添了口感,啃着蛙肉,直捣如胃腹,仿佛一路生香,蛙肉因其味道鲜香如鸡肉,因此也被称作田鸡(仅指青蛙)由此当然可以入粥,且大补!

吃货最不愿意听到的是

??

什么不能吃?

中国之大,

许多地方还是将蛙肉视做为野味。

如今地方味开始普及化,

但仍然有大部分人不知,国内能食用的蛙肉,是人工养殖的虎纹蛙(俗称田鸡)和人工饲养的牛蛙,且不说蛙以捕食田间害虫,蚊蝇为生,是益物,国家三级保护动物(某些特殊种类属于二级),光是蛙毒以及野生蛙自带的寄生虫,也警告我们绝不能随便食用之,野生蛙携带的曼氏迭宫绦虫和裂头蚴会使人受感染,所以喜欢吃蛙肉的宝宝们不仅要选对蛙肉,

并且一定要让蛙肉熟透,

毕竟好的身体才能更幸福的承载美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npxzl999.net/afhzp/45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