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1班班本活动拜访春天遇见小蝌蚪

遇见小蝌蚪

课程起源:

随着主题拜访春天的到来,在我们的环创中多了很多跟春天有关的东西。有一天早上,班上有位叫何玉涵的小朋友从家里带来了许多小蝌蚪,我将它们安置在班级的植物角中,孩子们对小蝌蚪特别感兴趣,大家都好奇地围过去看,你一句.我一句,说的不亦乐乎。其中有一位小朋友说:“我知道,小蝌蚪长大后是会变成青蛙的。”“好神奇啊,小蝌蚪是怎么变成青蛙的?“于是我们就萌生了观察小蝌蚪的想法。

观察小蝌蚪

自从小蝌蚪们来到中一班,就成为了我们班的“班宠”,一有空孩子们就围在它们周围观察、讨论......

严誉文:小蝌蚪好可爱啊,好像鱼啊。

王加赫:小蝌蚪吃什么的呢?

张恒瑜:小蝌蚪有眼睛吗?

张熙喆:我也好想养小蝌蚪啊。

左右滑动浏览图片

咦?小蝌蚪怎么长得和青蛙不一样?

在观察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孩子们对小蝌蚪的好奇越来越多,尤其是小蝌蚪和青蛙之间的关系更是充满了探索的欲望。于是我们开展了一次集体教学活动,通过活动孩子们初步了解了小蝌蚪是怎么长成青蛙的。

小蝌蚪的秘密

孩子们在仔细观察之后,开始动手画一画小蝌蚪是什么样子的,生活在哪里,长大会变成什么样?

发现新问题

一天早上,孩子们在观察小蝌蚪的时候突然发现有一只长的和其它小蝌蚪不一样,大家就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跑来问我“老师!为什么这只小蝌蚪是灰色的?它褪色了吗?”针对这个疑问,我们请求了家长们的协助。

青蛙

青蛙属于脊索动物门、两栖纲、无尾目、蛙科的两栖类动物,成体无尾,卵产于水中,体外受精,孵化成蝌蚪,用鳃呼吸,经过变异,成体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

癞蛤蟆

蟾蜍(读chánchú),也叫蛤蟆háma(蟆单独读má)。两栖动物,体表有许多疙瘩,内有毒腺,俗称癞蛤蟆、癞刺、癞疙宝。在我国分为中华大蟾蜍和黑眶蟾蜍两种。从它身上提取的蟾酥以及蟾衣则是我国紧缺的药材。

在老师和家长的帮助下,孩子们相互讨论一起查了资料,发现透明身体的小蝌蚪长大了才是真正的青蛙,而黑黑身体的小蝌蚪长大了是癞蛤蟆。原来,青蛙和蛤蟆的宝宝都是蝌蚪,但是,它们长的不一样,原来蝌蚪们有不同颜色的身体啊。

绘本演绎《小蝌蚪找妈妈》

孩子们通过自己的观察和发现了小蝌蚪的许多的秘密,知道了每到春天,青蛙妈妈产下卵就会离开小蝌蚪,慢慢长大的小蝌蚪就会出发去找它们的妈妈,让我们一起演一演小蝌蚪是怎么样找到它的妈妈吧!

我们找到妈妈啦!

让我们来画一画小蝌蚪吧

教室里的小蝌蚪逐渐长出了四条腿,小朋友们很兴奋,但是也有的小朋友很舍不得,想留下小蝌蚪小时候可爱的样子,我们就建议孩子们用他们自己的方式来记录。

左右滑动浏览图片

课程反思

《指南》指出,我们要支持幼儿在接触自然中积累有益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为此,我们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捕捉、观察了解蝌蚪宝宝。孩子们通过与蝌蚪宝宝的亲密接触,感知了其外形特征,了解了其生长过程。

孩子们以积极主动地态度去探索和发现蝌蚪宝宝的变形过程,获得了有益的学习经验。希望宝贝们能带着这份积极主动和好奇心继续探索大自然的美好,在大自然中学习,从中获得更多的成长!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npxzl999.net/afhhy/114.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