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蛙和蟾蜍分不清八大细节教你来找茬

北京治痤疮的好医院 http://m.39.net/baidianfeng/a_8578752.html

之前周五都是纪录片板块,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腻呢?我们最近会轮流推出些百科知识,还能保存打印。(点击“阅读原文”即可获得pdf版资料,提取码:xb8c)

炎炎夏日,快乐的暑假怎么能不出去玩!不知道爸爸妈妈们如何安排快乐的亲子时光呢?在这个假期,斑马要带着大家去认识一个自然界中的新朋友。说起这位朋友,它可有着各种各样大家熟悉的身份!

它是年席卷全国的手游《旅行青蛙》中,俘获万千“老母亲”的呱儿子。

你抱着手机痴痴地等过呱儿子回家吗?

它也是代表着一代年轻人“丧”文化的悲伤蛙Pepe。

feelsbad,man.

它更是《大侦探皮卡丘》中唤起我们童年记忆的“背蒜青蛙”——妙蛙种子。

从体型来看妙蛙种子应该属于蟾蜍科

三个家喻户晓的形象虽然特点各异,可都有着共同的原型,那就是蛙类。

生活在城市中的小朋友们,已经离“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田园生活越来越远,接下来就让斑马带着大家,一起去对卸掉了卡通形象的蛙类,展开一次深入的调查吧!

青蛙和蟾蜍,你分清了吗?

说到蛙类,我们张口就来的两个字眼大概就是青蛙和蟾蜍了,在我们的印象中,总感觉青蛙就是像“呱儿子”一样轻盈矫健的小绿精灵,而蟾蜍则是浑身粘液的“恶心怪”。

经典绘本《青蛙和蟾蜍》插画

斑马要负责任地告诉大家,虽然可爱的小绿蛙和丑丑的“癞蛤蟆”长相迥异,但它们同属于两栖纲无尾目动物。

青蛙是其中蛙科约50属种动物的统称,蟾蜍则是蟾蜍科24~31属~种动物的统称。

庞大的无尾目动物家族

可以说在纷繁复杂的两栖纲无尾目大家族里,蛙与蟾蜍是两个具有代表性的大科。

最直观的区别:青蛙太敏捷,根本抓不住;蟾蜍的话,走路一个不小心就被踩死了。

哈哈,其实只要仔细观察细节,你就能将这两种动物区分开来:

身体特征

观察后腿

青蛙跳跃的频率高于蟾蜍,所以它的后腿非常长。青蛙的后腿甚至比它的头和身体还要大。

蟾蜍的后腿要小些,因为它倾向于爬着前进,蟾蜍的后腿比头部和身体更短。

一个大长腿,一个小短腿

检查脚部

青蛙的脚趾间有蹼,因为它一生中大部分时候都生活在水里。脚蹼通常出现在后脚,有些青蛙的前脚也有脚蹼,你还会在青蛙的脚上发现黏糊糊的肉垫。

一般说来,蟾蜍脚趾间不长蹼,也没有肉垫。

一个像鸭掌,一个像鸡爪

看体型

青蛙往往比蟾蜍更苗条,更健美。蟾蜍则长得五短身材,胖墩墩的。

如果眼前的两栖动物看起来四肢修长,更加苗条,那它可能是青蛙;如果眼前的两栖动物看起来又矮又胖,四肢短小,那它可能是蟾蜍。

残酷对比

留意皮肤

蟾蜍的皮肤疙疙瘩瘩的,长满了“疣粒”。青蛙的皮肤则光滑很多,看起来像是橡胶。

青蛙的皮是紧身衣,蟾蜍的是毛衣

看颜色

总的说来,青蛙皮肤的颜色比蟾蜍浅,青蛙看起来更绿一些。有些蟾蜍的皮肤也偏绿,但总体上比青蛙的颜色更深。

蟾蜍颜色深浅各异,从深绿色到橄榄绿都有。青蛙的绿则偏向于黄,更明亮,有些青蛙的皮肤呈黄橄榄色。

但是,不要单凭颜色来区别青蛙和蟾蜍。你一定要考虑其它的因素,因为有些青蛙也是褐绿色的。

这就是“一个像夏天,一个像秋天”吗?

行为特征

跳跃的方式

青蛙和蟾蜍都会跳,但是青蛙跳得更频繁、更高。

青蛙不仅跳得高,跳跃的跨度也很长。蟾蜍每跳一下,距离都很短,总共也跳不了多远。

青蛙是跨栏高手

是否爬行

相比跳跃,蟾蜍更喜欢爬着前进,爬是蟾蜍最主要的运动方式。你很少看到青蛙爬,所以,爬着走的大多是蟾蜍。

也要考虑别的因素,比方说,受了伤的青蛙就会爬着走,哈哈哈。

蟾蜍是爬行高手

发现地点

青蛙要靠近水源才能存活,而蟾蜍长时间不接触水也没关系。呆在水源附近的可能是青蛙,而在远离水源的地方发现的可能是蟾蜍。青蛙不可能自己跑到离水源很远的地方。

分隔两地

探清了两者的关系,就来看看我们的呱儿子在自然界中,还有哪些好朋友吧!

千奇百怪的蛙家族

大树蛙——标准证件照

我们脑海中最标准的青蛙印象,大概就来自碧绿碧绿的大树蛙了吧。大树蛙在自然界中比较常见,一般栖息在竹林,体型比较大。

看看它们的照片,是不是能作为各种卡通青蛙形象的原型?

是不是和手机里的emoji一模一样?

除了大树蛙之外,绿树蛙、翡翠树蛙等品种,也可以作为非常“标准”的卡通青蛙原型哦。

泽陆蛙——变形爱好者

泽陆蛙可以说是蛙科大家族中的变形爱好者了,泽陆蛙的背部通常有数行长短不一的纵肤褶,这是它们区别于其他品种的特征之一。

不过因为泽陆蛙背部花纹的变异实在太多,两只泽陆蛙放在一起,很可能看上去造型大相径庭,根本不像是一家蛙。

不少泽陆蛙背上会有一条清晰的浅色系细纹

黑雨蛙——我不是煤球

虽然蛙类的头和身子间都没有明显的颈部特征,但说到没脖子,其中翘楚就不得不说圆滚滚的黑雨蛙了,生活在非洲,长相酷似煤球的黑雨蛙,总是一脸严肃。

它在年被发现时,就被当时的科学家誉为“最臭脸”的动物。不知道这个小家伙是在为自己的身材烦恼,还是因为自己的栖息地——非洲雨林不断遭到破坏而担忧呢?

这个呱儿子今天怎么不开心?

箭毒蛙——致命的美丽

想必大家从小都听过这样的嘱咐:颜色艳丽的蘑菇往往有毒,不能随便食用。这句老话在蛙类中同样值得借鉴。箭毒蛙是外表最美丽的蛙类,同时也是毒性最强的物种之一。

箭毒蛙体型小,通常长仅1~5厘米,颜色往往是黑与艳红、黄、橙、粉红、绿、蓝等相见,非常绚丽。可是小小的身体内释放的神经碱类毒素,却足以致人丧命。

五彩斑斓的箭毒蛙

闪现蓝宝石光泽的钴蓝箭毒蛙漂亮得根本不像自然界中存在的生物,可能在蛙中也是阿凡达一样的存在吧;金色箭毒蛙通体明黄或橘红,是毒性最强的的箭毒蛙,其毒性又比普通箭毒蛙强约20倍,可以说是不折不扣的“绝命毒师”!

毒师本尊可以说非常酷炫了

番茄蛙——猩红狩猎者

相比于善用致命毒素的箭毒蛙,形如一枚大番茄的番茄蛙就显得温柔不少。其表皮虽然有毒,但触摸后只会产生灼痛而并不会致命。因此,番茄蛙的毒素主要用于保护自身,而非置猎物于死地。

怎么回事,有点像煮熟的螃蟹......

番茄蛙由于其艳丽的颜色和处理后的可食用性,在宠物和餐饮领域都有一定的市场,有买卖就催生了杀害,人们对番茄蛙的偷猎行为一直难以控制,部分番茄蛙种类已被列入《世界濒危物种保护贸易公约》。

香喷喷的干锅蛙,你真的准备好了吗?

微博上的消息让人心惊。说的大致是一位妇女三年前被诊断为大脑左侧额叶寄生虫感染,从脑里取出了长约10厘米的裂头蚴寄生虫,而裂头蚴一般寄居在蛙类和蛇类体内,爆炒也不会死,感染寄生虫可能是经常吃牛蛙火锅所致。那么这个听起来颇为恐怖的裂头蚴到底是什么?

干锅牛蛙生前的样子

裂头蚴及其生活史

严格说来,裂头蚴并不是一种寄生虫的名称。它是某些种类的绦虫在一个被称为“中绦期”的发育阶段的幼虫的总称。虽然还没有发育完全,裂头蚴在外形上已经与成虫颇为相似,而且由于运动能力很强,裂头蚴给寄生宿主带来的伤害常常要超过它们的成虫。从微博中描述的症状以及发病原因来看,病人感染的很有可能是较为常见的曼氏裂头蚴。

很多动物体内都寄生了曼氏裂头蚴

曼氏裂头蚴最早由苏格兰籍医生帕特里克?曼森在厦门进行尸体解剖时发现,并因此得名。曼氏裂头蚴的成虫名叫曼氏迭宫绦虫,它的一生需在多个宿主体内辗转。曼氏迭宫绦虫的最终宿主主要是猫和狗,有时也会是虎、豹这类食肉动物。在这些动物的肠道内,迭宫绦虫的成虫可以寄生长达数年之久并产生大量的虫卵。

蛙是裂头蚴的宿主之一

这些虫卵随着粪便进入自然界的水系中,随后孵化成为幼虫。在水中,幼虫被一种名为剑水蚤的浮游生物当作食物吞食,然后沿着自然界的食物链进入蝌蚪的体内。随着蝌蚪发育成为蛙,幼虫也发育到了“中绦期”,此时的幼虫就是我们所说的裂头蚴。

最后,当染虫的蛙被猫狗等动物吞食后,裂头蚴就到达了它们的最终宿主体内。在那里它们会发育成迭宫绦虫成虫并产下虫卵。除了最终宿主,裂头蚴也会随着蛙体而进入其它捕食者,比如蛇类的体内。

感染裂头蚴的多种可能途径

迭宫绦虫的生活史告诉我们:不正确地食用蛙类、蛇类,像是直接食用未经任何处理的蛙或者蛇的组织——喝蛇血,吞蛇胆,吃凉拌蛇皮,或者误饮了被带虫剑水蚤污染的水,都有可能造成裂头蚴的感染。

此外,由于相信蛙肉具有“清凉解毒”的功效,有些人会用生蛙肉敷在伤口或者皮肤脓肿上面。这种没有科学依据的行为为裂头蚴通过皮肤进入人体提供了大大的“便利”。另外,有些人还有生吞蝌蚪的“奇特”饮食爱好,这也容易造成感染。

生吃不是明智的选择哦

由裂头蚴引起的疾病统称为裂头蚴病,根据发病的部位,又可以大致划分为眼、皮下、口腔面部、脑和内脏五大类。在中国,眼裂头蚴病的发病率最高,症状也颇为恐怖,病人的眼部会出现肿块并伴随各种严重不适。如果裂头蚴侵入的部位是眼球,甚至可能导致失明。

绦虫大致长这样

安全食蛙三把斧

1、管住自己的嘴,放弃对野生蛙类和蛇类的“爱好”。

因为这两类野生动物携带裂头蚴的几率非常之高,高达60%的野生蛙类和蛇类的体内携带有裂头蚴。在上海地区,研究人员曾经从一条野生大王蛇体内找出了将近条裂头蚴。如此高的寄生率和寄生数量,自然会导致患病的风险激增。

此外,野生蛙类和蛇类还是自然界生态体系中的重要环节。放弃食用它们,既降低了自己患病的可能性,又保护了自然环境,何乐而不为?

蛙和蛇是生态系统食物链的重要环节

2、科学地处理食材。

裂头蚴在自然环境中可以耐受从零下10℃到56℃的温度变化。在零度,也就是所谓的冰鲜保存条件下,裂头蚴可以在宿主的肌肉组织内存活几十天之久。裂头蚴对高温相对较为敏感,在体外培养的条件下,裂头蚴在56℃的温度下基本坚持不过5分钟。

泡椒牛蛙

3、不要寄希望于任何调料。

在处理食物时,人们也常使用酱油、食醋和生姜汁这些调料。应当说,这几样调料对于裂头蚴确实有杀伤力,也确实可以降低裂头蚴感染。只是,据研究数据,生姜汁不具备完全杀灭裂头蚴的能力。酱油和醋虽然可以彻底杀灭裂头蚴,但是操作的条件是将尺寸很小的食材浸泡在醋中至少24小时或者酱油中至少6小时。

不管调料多辛辣,都得做熟才可靠

不少人喜欢边品尝食物边饮酒,也有人索性就把食材泡在酒里面来食用。虽然酒类中所含的乙醇有杀死裂头蚴的作用,但是与调料的作用相似,用酒中所含的乙醇彻底杀灭裂头蚴需要诸多的条件。实际情况下,这些条件很难同时满足,因此喝酒杀虫也不太可靠。

泡牛蛙的“药酒”,你敢喝吗?

结论:食用蛙肉感染可能危及脑部的裂头蚴病确有可能。但牛蛙不是野生蛙类,并不需要因为裂头蚴病而彻底放弃。选购经过合格冷冻处理的牛蛙加上高温彻底烹煮,可以保证我们在享受蛙腿美味的同时不用为裂头蚴病而担心。

肥美的烤牛蛙

不得不看的小贴士

??将灯调暗,以降低青蛙发出的噪音。

青蛙一到晚上就会发出噪音,特别是进入交配季节后,呱呱的叫声更让人难以忍受。

青蛙捕食昆虫,而亮光会将昆虫吸引到住宅附近,这就是为什么青蛙喜欢聚集在后院的原因。

天黑后,将门廊上的灯关掉;入夜后,把窗帘拉拢,避免室内的灯光引来昆虫。

??不让狗接触青蛙和蟾蜍。

有些青蛙和蟾蜍可能会让狗中毒。如果狗把蟾蜍叼在嘴里,毒素就会释放。当你看到宠物狗叼着一只蟾蜍的时候,最医院看医生——这可是紧急的医疗状况。

蟾蜍释放的毒素会令狗狗表现出下列的症状:大量流口水,用爪子抓挠嘴巴和眼睛,抽搐,呼应困难,以及步伐不稳。

如果宠物出现上述症状中的任何一种,说明它需要立刻接受治疗。

??不要饲养野生的青蛙或者蟾蜍。

千万不要把野外的青蛙和蟾蜍捉回家当宠物。这些动物不是人工养殖的,被捕获后无法很好地适应新环境,还可能携带各种病菌。如果你实在想养青蛙或蟾蜍,就去当地的宠物店买一只。

??好好照顾宠物蟾蜍或青蛙。

确实有宠物店把青蛙和蟾蜍当作宠物出售。如果你想买一只,一定要好好照顾它,为它提供适宜的环境和住所。

1.你需要每天清洁饲养箱。肮脏的居住环境会对青蛙或蟾蜍的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

2.青蛙和蟾蜍需要摄入种类丰富的食物。你可以从宠物店买到含有蟋蟀和面包虫的饲料,但是它们也要吃大量的其它昆虫才能存活,比如蚱蜢、蜗牛,以及蚕。

3.尽量少接触两栖类的宠物。即使宠物店里的动物也可能会携带病菌。触摸宠物后要洗净双手,不要在家里的浴室或者厨房清洗宠物笼子,也不要亲吻或者将宠物青蛙或蟾蜍抱在怀里。

说到这里,小朋友们对族群庞大的蛙类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了吧?快挑选一种你最喜欢的蛙类,通过查阅资料了解更多知识,与它成为好朋友吧。说不定有一天,你就能在自然界中一眼认出它来呢!

插图来自网络以及绘本书籍

-end-

注:我们有绿色交流群,入群方式:

斑马麻麻机器人小助手一共有三位,分别是:“斑马麻麻机器人小助手1”(


转载请注明:http://www.npxzl999.net/afhhy/177.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