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晚期癌症的治疗中,患者对化疗的耐受性差,生活质量低下,治疗效果也不尽人意,而中药的辅助为中晚期癌症患者治疗带来新的手段。
华蟾素(cinobufagin)为蟾蜍科动物中华大蟾蜍(Bufobufogargarizanscantor)或黑眶蟾蜍(BufomelanostietusSchneider)等的全皮提取制剂,自古以来,我国就有着丰富的蟾蜍治疗肿瘤的经验,《神农本草经》中曾记载,“蟾蜍味辛寒,主邪气,破癌坚血、痈肿、阴疮,服之不患热病”。蟾皮单独入药,始见于《本经逢原》:“蟾皮,辛、凉,微毒”。当代本草学巨著《中华本草》记载道:蟾蜍“味辛、性凉,有毒。归心、肝、脾、肺经”,能“解毒散结,消积利水,杀虫消疳。主治痈疽、疔疮、发背、瘰疬、恶疮、癥瘕癖积、臌胀、水肿、小儿疳积、破伤风、慢性咳喘”,并进一步指出“蟾蜍还被应用于肿瘤治疗,对胃癌、食管癌、膀胱癌、肝癌、白血病有一定疗效”为临床运用华蟾素治疗肿瘤提供了理论依据。随着对华蟾素不断地深入研究,以华蟾素为主的中药治疗中晚期癌症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并且得到医学界的重视。
根据文献提示:蟾蜍皮的水提取物中主要含有三大类活性物质,一为甾族强心甙元,包括蟾蜍灵bufalin、脂蟾蜍配基resibufogenin、华蟾蜍素cinob—ufagin、海蟾蜍毒素marinobufagin、蟾蜍他灵bufotalin等;二是吲哚生物碱类,包括蟾蜍色胺bufotenine、蟾毒色胺内盐bufotenidine、去羟基蟾毒色胺dehydrobu—fotenine等;三是其它生物碱、喋啶类等。目前已证实华蟾素注射液及其活性成分具有抗肿瘤、增强机体免疫力等作用。其主要活性成分为蟾毒内酯类成分,属强心苷类物质,包括蟾毒灵(bufalin)、脂蟾蜍配基(resibufogenin)、华蟾酥毒基(又称华蟾毒精(cinob—ufagin)等。
参与有奖,快快点击
阅读原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